肛裂的中医诊断标准主要有局部疼痛、便血、肛门裂口、舌脉象变化四个方面。
1、局部疼痛
排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多因热毒蕴结或气滞血瘀导致,需结合清热活血方剂治疗。
2、便血
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量少呈丝状,多属肠风下血证型,与肠道湿热或阴虚肠燥有关,常用槐角丸加减。
3、肛门裂口
肛管纵行溃疡是直接体征,新裂口色红、老裂口灰白,对应实证与虚证差异,外敷生肌玉红膏可促进愈合。
4、舌脉象变化
实证多见舌红苔黄脉弦数,虚证常见舌淡苔少脉细弱,需配合四诊合参判断证型,指导选用润肠汤或止痛如神汤。
日常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便后可用苦参汤熏洗坐浴,症状持续应至中医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