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原因引起。
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定期监测并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血压应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血糖需达到个体化控制目标。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如香蕉、坚果等。
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素等药物,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需考虑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终末期患者可评估肾移植手术适应证。
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