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病变,属于肝硬化的常见类型,主要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长期大量饮酒是主要诱因,乙醇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变性、纤维化,最终形成假小叶结构。每日饮酒量男性超过40克乙醇、女性超过20克持续10年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代偿期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失代偿期出现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门脉高压表现,可能伴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结合饮酒史、肝功能检查异常(AST/ALT比值>2)、超声显示肝脏结节状改变,必要时行肝活检确诊。需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病。
绝对戒酒是核心措施,代偿期患者可逆性较高;失代偿期需对症处理并发症,严重者考虑肝移植。药物可选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护肝药物。
患者应严格禁酒并保证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维生素B族补充有助于改善酒精代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