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恢复血流,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关键因素有治疗时机、药物选择、适应症评估、并发症预防。
1、治疗时机
发病后12小时内实施效果最佳,每延迟1小时治疗效果下降,超过24小时通常不推荐溶栓。
2、药物选择
常用溶栓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瑞替普酶,通过激活纤溶系统溶解纤维蛋白血栓。
3、适应症评估
需满足心电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排除活动性出血、脑卒中等禁忌症后方可实施。
4、并发症预防
主要防范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牙龈、消化道等出血倾向。
溶栓后需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逐步恢复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