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期前收缩和房早均属于心律失常,房早指心房提前除极引发的心搏,房室期前收缩指异位起搏点位于房室交界区。两者在起源部位、心电图表现及临床处理上存在差异。
1、起源部位
房早起源于心房肌细胞异常电活动,房室期前收缩则发生于房室结或希氏束区域。
2、心电图特征
房早心电图可见提前P波伴不完全代偿间歇,房室期前收缩表现为无P波或逆传P波,QRS波多正常。
3、症状差异
两者均可有心悸表现,房早更易触发房颤,房室期前收缩较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4、临床处理
偶发无需治疗,频发房早可用普罗帕酮,房室期前收缩首选β受体阻滞剂,均需排查结构性心脏病。
建议定期心电监测,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物,症状加重时需心内科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