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最早转移部位主要有同侧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骨骼、肝脏等。转移概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生长速度等因素相关。
癌细胞经淋巴管最先侵犯肿瘤所在肺叶的肺门淋巴结,表现为肺门影增大,可通过胸部增强CT确诊。
肿瘤进展后可转移至气管旁、隆突下等纵隔淋巴结群,可能压迫食管或上腔静脉,需进行纵隔镜或EBUS活检明确。
血行转移常见于脊柱、骨盆等富含红骨髓的部位,典型症状为夜间骨痛,骨扫描或PET-CT有助于早期发现。
晚期可通过肝动脉转移至肝脏,初期多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黄疸、腹水,需结合增强MRI和肿瘤标志物监测。
确诊转移后应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靶向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和全身骨扫描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