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点主要表现为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增高、细胞体积小且胞浆发育滞后、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减少。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粒红比例降低,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量少且嗜碱性增强。
中晚幼红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可见核固缩、胞浆边缘不整齐等形态异常,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胞浆发育滞后于胞核。
骨髓铁染色显示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比例低于15%,铁粒细小且数量减少,提示铁利用障碍。
粒系和巨核系细胞形态正常,但可能出现相对数量减少,部分病例可见淋巴细胞轻度增多。
确诊缺铁性贫血需结合血清铁代谢指标,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重度贫血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铁剂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