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钙剂补充、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缓解,常见原因包括骨密度降低、微骨折、肌肉代偿性劳损及继发性炎症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可短期缓解炎症性疼痛;钙剂与维生素D3联合使用能改善骨代谢;严重疼痛可考虑降钙素鼻喷剂,但需严格遵医嘱。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促进骨修复,温热疗法如红外线照射能放松肌肉,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三者均有助于减轻疼痛并改善活动能力。
每日摄入800-1000mg钙质,优先选择乳制品、豆腐等高钙食物;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帮助钙质沉积于骨骼。
选择太极、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力,使用护具减少脊柱压力,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身等易引发骨折的动作。
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疼痛持续加重或突发剧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椎体骨折,日常注意防跌倒并保持适度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