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血性贫血可能引发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危害程度与失血速度及总量密切相关,主要风险包括循环衰竭、多器官缺氧损伤、继发感染、凝血功能障碍。
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骤降,心脏泵血功能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骤降。需立即输血补充血容量,可使用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等扩容剂。
血红蛋白急剧减少引发全身缺氧,心肌和大脑最敏感,可能出现心绞痛、意识模糊。需吸氧并静脉补充铁剂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促进造血。
失血后免疫细胞数量下降,开放性创伤更易继发败血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持续失血消耗凝血因子,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严重时使用氨甲环酸止血。
出现急性失血需立即平卧止血并呼叫急救,恢复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