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马蜂蜇伤后通常无潜伏期,症状可立即出现。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全身中毒症状。
蜂毒中的组胺和酶类会直接刺激皮肤,蜇伤后数分钟内出现灼痛、肿胀,24小时内达高峰。冷敷可缓解症状,局部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
蜂毒蛋白可能引发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是抢救关键药物,需立即就医。既往过敏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
多部位蜇伤可能导致蜂毒过量,出现溶血、横纹肌溶解等中毒症状。静脉补液、碱化尿液是主要治疗措施,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
极少数患者可能在蜇伤后1-2周出现血清病样反应,表现为发热、关节痛。这种情况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
被蜇后应立即拔除毒刺,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观察6小时是否出现过敏症状。避免抓挠伤口,可适量食用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帮助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