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左右心房之间出现异常通道,按缺损程度可分为卵圆孔未闭、继发孔型缺损、原发孔型缺损及静脉窦型缺损等类型。
胎儿期正常存在的生理性通道,多数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闭合,未闭合者可能随年龄增长出现右心负荷增加,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
最常见类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儿童期可能无症状,随病程进展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典型听诊表现为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
常合并二尖瓣裂缺,属于心内膜垫发育缺陷,早期即可出现心功能不全,需通过心脏彩超评估瓣膜反流程度。
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易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X线可见特征性"雪人征",手术需同时矫正静脉回流异常。
确诊后应根据缺损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影响选择随访观察、经导管封堵或外科修补,术后需定期评估心脏功能并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