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脖子可通过保持皮肤干燥、使用屏障保护剂、局部抗感染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淹脖子通常由皮肤摩擦、汗液刺激、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及时擦干颈部褶皱处汗液,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可选择吸汗透气的纯棉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
使用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形成保护层,隔离汗液与皮肤接触。严重泛红时可短期涂抹弱效激素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
合并细菌感染表现为脓疱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出现鳞屑需使用酮康唑乳膏。两种感染可能同时存在需医生判断。
出现皮肤溃烂、发热或持续不愈需就诊,婴幼儿需排除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特殊皮肤病。
日常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洁,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少皮肤褶皱,婴幼儿哺乳后及时擦净奶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