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肝脏功能异常或结构损害,常见诱因包括抗生素滥用、中药毒性、解热镇痛药过量以及个体代谢差异。
部分抗生素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能通过代谢产物损伤肝细胞线粒体,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治疗需停用可疑药物并配合水飞蓟素等保肝药物。
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土三七或何首乌可能引发肝窦阻塞综合征,伴随腹水和肝区疼痛,需立即停药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对乙酰氨基酚超过4g/日会导致谷胱甘肽耗竭引发肝坏死,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需在8小时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拮抗。
CYP450酶基因多态性可能使氯丙嗪等药物代谢异常,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需根据基因检测调整用药并联合熊去氧胆酸利胆。
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联用肝毒性药物,出现乏力厌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