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通过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规律负重运动、避免跌倒风险、定期骨密度检测等方式实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与骨量流失、肌肉力量下降、外力冲击等因素相关。
每日摄入足量钙质与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密度,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富含钙质,维生素D可通过日晒或鱼肝油补充,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药物。
快走、爬楼梯等负重运动可刺激骨形成,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宜强度。
居家环境应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老年人建议使用防滑鞋具和扶手,视力障碍者需及时矫正,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降低骨折风险。
绝经后女性及65岁以上男性应每1-2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骨量减少者需评估骨折风险,高危人群可考虑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松药物治疗。
建议戒烟限酒,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疼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