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发热输液效果有限,治疗需针对病因。病毒性感染通常由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退热对症、补液支持、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
明确病原体后可选用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但需注意部分病毒尚无特效药。
体温超过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等解热镇痛药,配合物理降温,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退热。
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液仅适用于严重呕吐或无法进食者,非必需治疗手段。
适当补充维生素C、锌制剂等营养素,重症可考虑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但普通病毒感染无须特殊免疫治疗。
病毒性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米粥、果蔬汁等易消化饮食,体温持续3天不降或出现意识改变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