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等病原体反复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病程超过2个月。其发生与免疫力低下、治疗不彻底、耐药菌感染、合并慢性胃肠疾病等因素相关。
艾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肠道清除细菌能力下降,易转为慢性感染。需加强基础病控制,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
急性期未规范使用足疗程抗生素,导致细菌未被完全清除。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疗程不少于14天。
志贺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能与既往滥用抗生素有关。需通过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等二线药物。
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时,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需同步治疗原发病,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
患者应进食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定期复查粪便常规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