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硬皮病是一种因长期接触特定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皮肤及内脏器官纤维化疾病,主要与硅尘、有机溶剂、振动工具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及内脏损害。
长期吸入硅尘可能诱发职业性硬皮病,患者常伴有肺部纤维化。治疗需脱离接触环境,使用糖皮质激素延缓病情进展,药物可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青霉胺。
氯乙烯等有机溶剂接触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早期出现手指苍白等雷诺现象。防护措施包括使用呼吸面罩,严重者需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伊洛前列素治疗。
长期操作振动工具易引发局部硬皮病样改变,表现为指端硬化和溃疡。建议调整工种,溃疡处可外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口服波生坦改善血液循环。
环氧树脂等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免疫机制致病,常合并抗核抗体阳性。需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药物包括霉酚酸酯、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
确诊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心脏超声,避免吸烟及寒冷刺激,工作时严格佩戴防护装备,出现关节挛缩需早期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