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多数情况不严重,但需结合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病毒携带状态、肝脏炎症程度、免疫清除阶段等。
部分阳性者为非活动性携带,肝脏无实质性损害,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复制情况,无须特殊治疗。
若伴随转氨酶升高,提示存在肝炎活动,可能与免疫系统攻击感染肝细胞有关,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
青少年时期可能出现免疫耐受,病毒载量高但无肝损伤;成年后进入免疫清除期时可能出现肝炎发作,此时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长期阳性且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建议通过肝脏弹性检测评估,必要时联合干扰素治疗延缓病情。
日常需避免饮酒、控制体重,每3-6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HBV-DNA及腹部超声,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