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诱发。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低脂饮食和运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降脂药物。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过量会升高血压。完全戒烟可使心血管风险在1年内降低50%,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应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指标。糖尿病病人需严格控制血糖,冠心病高危人群可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