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辅助泄肝火,主要通过调节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实现。常见方法有悬灸肝俞穴、太冲穴、期门穴、行间穴等穴位。
1、悬灸肝俞穴
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肝火旺盛导致的胁肋胀痛。
2、艾灸太冲穴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此穴为肝经原穴,艾灸可平肝熄风,改善目赤耳鸣等肝火症状。
3、刺激期门穴
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属肝之募穴,艾灸能调和肝脾,减轻肝郁化火引起的口干口苦。
4、温灸行间穴
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艾灸该穴可清泻肝火,对易怒失眠有调节作用。
建议配合菊花决明子茶等清热饮品,避免熬夜及辛辣食物,肝火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