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感染乙肝可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测、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肝脏超声等方式明确诊断。乙肝通常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感染。
通过抽血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等五项指标,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若结果为乙肝大三阳或小三阳,需进一步评估病毒复制活跃度。
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肝功能异常者可遵医嘱使用甘草酸二铵、水飞蓟宾、双环醇等保肝药物。
定量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载量,病毒量超过2000IU/ml时需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
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筛查肝硬化或肝癌。发现肝纤维化时可考虑使用安络化纤丸,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
日常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确诊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