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预防慢性心力衰竭
病情描述:
最近一直觉得心慌气短,担心是慢性心力衰竭,如何预防慢性心力衰竭?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刘颖 副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预防慢性心力衰竭可通过控制血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实现。慢性心力衰竭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肥厚和功能减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等,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

    2、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建议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3、规律运动

    适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监测心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功能恶化。

    4、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完全戒烟可使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保持情绪稳定,出现气短、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会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胸前疼痛会加重,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气短。其次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很容易发生血栓,手臂四肢变得麻木。
缺血性心肌病的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灌注不足,导致的心肌结构性改变。心脏彩超上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变薄,心脏的结构出现改变。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心衰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呈发作性,休息后可好转。
缺血性心肌病介入治疗能治愈吗
缺血性心肌病通过支架植入,进行血运重建,使长期缺血而没有坏死的心肌,恢复血液供应,改善了心脏现有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利于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且介入治疗后,应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特别是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随意停用,可能导致支架堵塞,引发生命危险。
心脏室间隔缺损严重吗
心脏室间隔缺损要根据缺损的部位与缺损的大小判断病情是否严重。可以通过心脏B超进一步明确其类型。一般室间隔缺损手术的治愈率较高,且治愈后大部分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如果缺损很的小,无症状,可观察。严重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心脏停搏或跳动下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