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157项阳性且总胆红素升高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降酶、胆红素代谢调节及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该情况通常由乙肝病毒活跃复制、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或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乙肝病毒活跃复制可能导致肝细胞炎症,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HBV-DNA载量。
肝细胞损伤会引起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或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改善肝功能,同时需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药物。
胆道梗阻或代谢异常时,可短期使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或苯巴比妥促进胆红素排泄,若存在胆管结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需内镜治疗。
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及肝脏超声,若出现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等胆道梗阻表现,需及时排查胆管癌或胰腺占位等继发病变。
建议保持低脂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肝病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