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术后服药需要注意什么
病情描述:
前几天才做完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术后服药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田洪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肌梗塞介入治疗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注意事项包括用药依从性、监测不良反应、定期复诊及生活方式调整。

    1、用药依从性

    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需联用预防支架内血栓,漏服可能增加再梗风险。

    2、监测不良反应

    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倾向;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痛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测肌酸激酶和转氨酶水平。

    3、定期复诊评估

    术后1、3、6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脂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用量。

    4、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脏负荷过重。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β受体阻滞剂的用量需求。

    术后饮食宜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配合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胸痛症状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吗
肺源性心脏病是心脏病当中的一种,患有这种疾病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肺源性心脏病是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的,目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肺心病患者出现心脏负荷较重的情况,所以日常还是要做到减轻心脏负荷,可以使用利尿剂,但是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低钠、低钾等碱中毒等情况,也就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出现。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通过胸廓运动障碍性、肺血管疾病等进行诊断,一般临床表现包括主要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以及通过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以及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同时肺心病的诊断还要与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进行鉴别。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需要重视的,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鸭、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口腔卫生,可做一些呼吸操,要尽量少用安眠药或镇静剂,以避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发现异常及早去医院治疗。
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室性早搏的危害是相当多的,首先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头晕昏厥,再就是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是缺氧和缺血。除此之外,还会引发血栓性疾病、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患者死亡。
室间隔缺损手术适应症是什么
室间隔缺损手术的适应症,通常会因为缺损的大小不同,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不同,还有病情对于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同等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倘若孩子出现了反复充血性心衰,又或者是室间隔缺损很严重,那么就需要及早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