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感染或免疫异常引起的肾脏滤过膜急性炎症,常见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链球菌感染是最常见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后1-3周发病,可能伴随发热、咽喉痛等症状。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损伤,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等表现。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补体系统基因突变,表现为家族聚集性发病。需监测补体C3水平,必要时使用依库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
病毒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继发肾炎,需治疗原发病。表现为水肿加重时可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发病期间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和尿量,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