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痛经加重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子宫腺肌病、激素水平紊乱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分娩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碎片逆流种植,形成异位病灶。月经期病灶出血刺激腹膜,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地诺孕素、戈舍瑞林等药物控制症状。
产褥期感染未彻底治愈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月经期盆腔充血加重粘连疼痛。表现为下腹坠痛伴分泌物异常。需规范使用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妊娠分娩可能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性病变。典型症状为经量增多伴剧烈绞痛。可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方式。
产后哺乳期催乳素升高会抑制卵巢功能,停止哺乳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激素失调。表现为月经复潮后痛经明显,通常2-3个周期后可自行缓解。
建议记录疼痛程度和月经周期变化,避免经期剧烈运动,适量热敷下腹部,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