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针灸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但无法替代规范化药物治疗。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免疫、缓解气道痉挛等机制发挥作用,主要适用于轻度间歇期症状缓解。
针灸对部分患者可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常用穴位包括定喘穴、肺俞穴等,需配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基础治疗。
急性发作期针灸效果有限,重度哮喘仍需依赖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特布他林、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等药物控制症状,针灸更适合稳定期症状管理。
针灸疗效与患者体质相关,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穴位刺激后症状暂时加重,需在专业中医师操作下进行,同时持续使用孟鲁司特等白三烯调节剂维持治疗。
建议将针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联合峰流速监测和过敏原回避等非药物干预,严重发作时须立即使用急救药物并就医。
哮喘患者应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花粉等诱发因素,规范使用控制类药物,针灸治疗需在呼吸科与中医科医师共同评估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