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通过中医调理缓解症状,但难以完全治愈。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有疏肝解郁、滋阴潜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等方法,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可能引发血压波动,表现为头晕目赤。可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针灸太冲穴,日常建议练习八段锦调节情绪。
肝肾阴虚导致的阳亢型高血压常见潮热耳鸣,可选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期间需避免熬夜,适当食用桑葚、黑芝麻等滋阴食材。
血瘀体质患者多见舌质紫暗,血压居高不下。血府逐瘀汤配合丹参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痰湿内阻型表现为头重如裹,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足三里艾灸可收效。需控制肥甘厚味摄入,加强有氧运动促进代谢。
中医治疗需持续3-6个月方能显效,期间不可擅自停用西药。建议每两周复诊调整方剂,配合低盐饮食和太极拳辅助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