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病情发展可能经历早期水样便、进展期脓血便、终末期脱水休克三个阶段。
早期多为黄色水样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可能伴随未消化食物残渣;进展期可出现黏液脓血便,排便急迫感明显;严重者可能导致肛周皮肤糜烂。
以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为主,排便后暂时缓解;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剧烈腹痛伴腹肌紧张,提示肠穿孔等并发症。
体温多在38-39℃之间,沙门菌感染可出现稽留热;志贺菌感染易发生高热惊厥,婴幼儿可能出现热性惊厥。
常见于疾病初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婴幼儿易出现脱水体征如囟门凹陷。
发病期间建议饮用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便后需用温水清洗肛周,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