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通常不会直接引起皮疹,但可能因脱水、毒素反应或药物过敏等继发因素出现皮肤表现。皮疹的发生可能与电解质紊乱、抗生素副作用、毒素吸收或合并其他感染有关。
严重腹泻导致脱水时,皮肤弹性下降可能表现为干燥、皱褶,但并非典型皮疹。需及时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出现红斑样皮疹。需针对病原体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
治疗中使用的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可能诱发药疹,表现为瘙痒性红斑。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合并肠道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出现疱疹样皮疹。需完善粪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
出现皮疹时应记录皮损形态与用药时间,避免抓挠刺激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