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灼伤可通过清水冲洗、中和处理、药物涂抹、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酸碱灼伤通常由化学物质接触、防护不足、操作失误、意外事故等原因引起。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伤处15分钟以上,减少化学物质残留。皮肤灼伤可配合生理盐水清洁,避免使用冰水或高压冲洗。
酸性灼伤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湿敷,碱性灼伤可用硼酸溶液处理。眼部灼伤需专用冲洗液,禁止自行使用中和剂。
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深度灼伤需包扎治疗。
三度灼伤需清创植皮,关节部位损伤可能需皮瓣移植。眼化学伤严重时需羊膜移植,消化道灼伤需内镜下治疗。
接触腐蚀性物质时应穿戴防护装备,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冲洗设备,灼伤后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