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蒙蔽心神、致病广泛且病程较长,其形成与肺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痰饮作为病理产物可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胸闷、脘腹胀满等症状,治疗需温化痰饮配合行气药物,如二陈汤、苓桂术甘汤等。
痰饮停聚可引发水肿、咳喘等水液代谢异常,临床常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方剂温阳利水,同时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
痰浊上扰可致眩晕、神昏等症,需用涤痰开窍法治疗,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涤痰汤等,严重者需结合针灸醒神。
痰饮随气升降可侵袭全身,引发咳喘、瘰疬、癫狂等多样病症,治疗需根据病位选用不同方药,如小青龙汤治肺痰,指迷茯苓丸治经络痰。
日常需避免生冷油腻饮食,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痰饮体质者可定期用陈皮、茯苓等药食同源之物调理,症状持续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