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完全一致。
慢性乙肝是通俗说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医学规范名称,后者在病历文书、学术文献中更常用。
需满足HBV感染超过6个月,伴有持续肝功能异常或肝脏组织学改变,两者诊断均需结合血清学、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
均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疾病进程与病毒载量、免疫状态相关。
抗病毒治疗首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需定期监测HBV-DNA、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无须因名称差异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检测,接种甲肝疫苗可降低重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