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伤口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抗生素治疗、伤口护理评估、必要时手术清创等方式解决。感染通常由细菌定植、造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局部缺血坏死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冲洗感染区域,避免酒精刺激造口黏膜,清洁后保持伤口干燥,可配合使用造口护肤粉隔离排泄物。
轻中度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或左氧氟沙星,需警惕伪膜性肠炎等药物不良反应。
评估造口底盘渗漏情况与更换频率,感染可能与造口袋粘贴不当导致排泄物刺激有关,需选用防逆流设计的造口器材。
出现深部脓肿或组织坏死时需手术引流,严重者需暂时性造口转流,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日常需监测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变化,选择无致敏性造口护理产品,摄入充足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