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饥饿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通常由喂养不足、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
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加快,粪便呈绿色稀水样。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率,确保每次哺乳时间充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调整配方奶浓度。
婴儿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泡沫状酸臭粪便。家长需选择无乳糖配方奶,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轮状病毒等感染会引起蛋花汤样便伴发热。可能与卫生条件差或接触传染源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大便检测,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血丝黏液便伴湿疹。家长需严格回避过敏原,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西替利嗪滴剂或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家长应记录婴儿排便性状与喂养情况,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任何伴随发热、脱水或血便的情况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