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胃底息肉无须摘除,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类型、症状表现等因素决定,主要评估指标有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随消化道出血等。
直径小于5毫米的胃底息肉通常建议定期胃镜随访,超过10毫米的息肉可能需内镜下切除,巨大息肉可能需外科手术干预。
炎性或增生性息肉可观察处理,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切除,病理确诊为恶性者需追加根治性手术。
无症状息肉可暂不处理,若引发上腹疼痛、呕血黑便或梗阻症状时需积极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常用治疗手段。
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除治疗,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更积极处理息肉,必要时行超声内镜评估浸润深度。
发现胃底息肉后应完善病理检查,每6-12个月复查胃镜监测变化,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