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后遗症主要包括血管损伤、造影剂肾病、穿刺点血肿、血栓形成等,多数症状轻微且可控。
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或穿孔,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出血。轻度损伤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时需血管修复手术。
含碘造影剂可能引发肾功能损伤,多见于基础肾病患者。术前水化治疗可降低风险,严重者需血液净化。
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后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或血肿。术后加压包扎8-12小时,巨大血肿需穿刺引流。
导管置入可能诱发血管内血栓,表现为肢体发凉或疼痛。预防性使用肝素钠、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风险。
术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制动,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