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怎么控制
妊娠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控制。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孕期激素变化、体重增长过快、年龄偏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异常增长、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
1、饮食调整
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主食选择全谷物、糙米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蔬菜每日摄入量应超过500克,优先选择绿叶菜和瓜类。水果控制在200克以内,避免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煎烤。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运动时间安排在餐后1小时,每次持续30-40分钟。避免空腹运动和剧烈运动,运动时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若出现宫缩、阴道流血等不适需立即停止。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调整运动强度。
3、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6.7mmol/L。记录血糖数值和饮食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近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血糖仪需定期校准,试纸保存在干燥环境中。
4、药物治疗
若饮食运动控制不佳,可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谱调整剂量。禁止口服降糖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注射胰岛素需轮换部位,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
5、定期产检
每2周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通过B超评估羊水量和胎儿大小,预防巨大儿发生。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筛查尿酮体和尿蛋白。孕晚期加强胎心监护,评估胎盘功能。若出现血压升高、视力模糊等症状需警惕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学习糖尿病知识,掌握低血糖自救方法。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哺乳期仍需注意饮食控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家庭成员应协助孕妇记录血糖和饮食情况,共同参与健康管理。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 3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 4 什么叫妊娠期糖尿病
- 5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 6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有什么呢?
- 7 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 8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