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浑身起疙瘩可能与过敏反应、病毒感染后免疫应答、药物不良反应、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止痒治疗、停用致敏药物等方式缓解。
感冒期间免疫系统敏感化,可能对病毒代谢产物或环境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样皮疹。建议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
病毒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丘疹。伴随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皮疹处冷敷有助于减轻症状,必要时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泼尼松片。
感冒药中的解热镇痛成分如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药疹,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红斑。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就医后可能替换为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时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感冒后抵抗力下降易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炎。表现为红色脓疱伴疼痛,需医生评估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感冒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产品,多饮水促进代谢,若皮疹持续扩散或伴随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