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热通常由疫苗免疫反应、一过性体温调节异常、潜在感染诱发或个体敏感体质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观察监测及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疫苗激活免疫系统可能导致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建议多饮水休息,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不适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或洛索洛芬钠片。
接种后应激反应可能引起短暂体温波动,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保持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监测体温变化无须特殊用药。
发热可能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时间重叠。若伴咳嗽咽痛等症状,需排查流感病毒抗原,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或帕拉米韦注射液。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高热伴皮疹。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或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治疗。
接种后48小时内建议清淡饮食并避免剧烈运动,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及时就诊排查其他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