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是由肾脏疾病导致的水钠潴留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水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肾损伤等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肢或全身对称性肿胀。
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排泄障碍。治疗需控制血压(如缬沙坦)、限制盐分,严重时需透析干预,可能伴随血尿和高血压症状。
肾功能短期内急剧恶化引发少尿性水肿。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因,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常伴随电解质紊乱和尿量减少。
长期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需严格控糖(如胰岛素)、使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可能合并泡沫尿和贫血表现。
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限制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高盐饮食,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