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者衣领,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该措施针对所有急性脑出血患者,可避免缺氧加重脑损伤。
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诱因,急性期血压管理能减少血肿扩大风险。
静脉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抬高床头30度促进静脉回流。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脑疝,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血肿量超过30ml或出现脑疝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适应证与出血部位、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术后可能遗留肢体瘫痪等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期过后需进行康复训练,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恢复情况,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