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外科 > 神经外科
外在脑积水可能由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出血、感染性脑膜炎、颅脑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等方式治疗。
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
脑积水治疗可能出现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分流管功能障碍、颅内出血、脑脊液过度引流等。
分流手术可能导致颅内或腹腔感染,表现为发热、头痛、切口红肿,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
胶质瘤晚期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抗癫痫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发作类型及药物相互作用,常用药物有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
广谱抗癫痫药,适用于多种...
胶质瘤晚期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抗癫痫药物选择需考虑肿瘤进展程度、药物相互作用及患者耐受性,常用药物有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与其他抗肿...
预防儿童胶质瘤需从避免环境致癌因素、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筛查等方面综合干预。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儿童发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电离辐射暴露、化学污染物接触等因素有关。
四级胶质瘤的化疗手段主要有替莫唑胺胶囊、卡莫司汀注射液、洛莫司汀胶囊、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伊立替康注射液等。化疗通常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用于延缓肿瘤进展或缓解症状。
少枝胶质瘤全切或部分切除的选择需根据肿瘤位置、患者年龄及功能保留需求决定,全切适用于非功能区肿瘤且能显著降低复发概率,部分切除则用于功能区肿瘤以避免神经功能损伤。
全切手术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减少...
低级别胶质瘤是起源于脑胶质细胞的Ⅰ-Ⅱ级原发性肿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类型,生长相对缓慢但具有潜在恶变风险。
低级别胶质瘤在显微镜下表现为细胞轻度...
脑膜瘤位于易切除位置通常可以切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脑膜瘤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位于非功能区或浅表位置时手术风险较低,术后复发概率小。若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粘连或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需综合评估手...
脑积水的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常用方法有头颅CT、核磁共振成像、腰椎穿刺等。脑积水可能由先天性畸形、颅内出血、感染或肿瘤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回奶憋了四天通常可以吸出乳汁,但需根据乳房状态判断是否适合操作。若乳房无红肿、硬块或疼痛,可尝试少量吸出;若已出现胀痛、发热等症状,则不建议自行处理。
乳汁淤积四天后,乳腺管可能因压力增大而扩张,适度吸出有助于缓解胀痛。操作前可热敷乳房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吸奶器时选择低档位避免刺激乳腺。吸出量以乳房舒适为宜,无须排空,避免刺激泌乳反射。吸奶后冷敷可减轻组织水肿,同时穿戴宽松内衣减少压迫。
若乳房皮肤发红、触摸有硬结或伴体温升高,提示可能已发展为乳腺炎。此时吸奶可能加重炎症扩散,需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哺乳期女性出现持续胀痛时,可遵医嘱使用蒲公英颗粒缓解炎症,或通过通乳按摩疏通乳腺管。哺乳期间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细菌逆行感染。
回奶期间应逐步减少吸奶频率,避免突然停止哺乳导致乳汁淤积。饮食上限制汤水摄入,少食猪蹄汤、鲫鱼汤等催乳食物,可适量饮用炒麦芽水抑制泌乳。如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进行血常规和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先兆性流产的宝宝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继续妊娠的,需根据具体病因及胚胎发育情况综合评估。先兆性流产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监测。
若超声检查显示胚胎发育正常、胎心搏动良好,且孕妇无严重出血或腹痛,通常可通过卧床休息、黄体酮支持治疗(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措施保胎。此时妊娠成功率较高,胎儿健康发育的概率较大。
若超声提示胚胎停育、胎心消失,或伴随大量出血、宫腔感染等情况,则可能需终止妊娠。此类情况多与染色体异常、严重子宫病变等不可逆因素相关,强行保胎可能增加孕妇感染或大出血风险。
孕妇出现阴道流血、下腹坠胀等先兆性流产症状时,应立即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禁止性生活。日常需注意补充叶酸及优质蛋白,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定期复查孕酮及HCG水平。所有治疗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药物或采用偏方。
前列腺炎患者一般不建议喝冰的,可能加重尿频、尿急等症状。前列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久坐、憋尿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遵医嘱治疗。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饮用冰水可能刺激前列腺充血,导致排尿疼痛加剧或会阴部胀痛。冰饮可能引起膀胱逼尿肌痉挛,加重尿频尿急症状。部分患者饮用冰水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间接影响盆腔血液循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长期饮用冰水可能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复发概率。寒冷刺激可能诱发盆底肌肉紧张,导致疼痛症状反复。
少数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在稳定期少量饮用冰水可能不会直接加重症状,但需观察个体反应。部分湿热体质患者适量饮用常温凉白开可能比冰水更适合。某些中药治疗方案要求忌食生冷,此时需严格避免冰饮。术后恢复期患者应完全避免冰品以防影响创面愈合。体质虚寒者饮用冰水可能诱发腰骶部冷痛等不适。
前列腺炎患者日常建议饮用35-40℃温水,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可适量食用南瓜子、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的食物。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每1-2小时起身活动。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慢性患者可遵医嘱进行温水坐浴。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治疗、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症状。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药物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刺激胰液分泌。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呕吐症状,降低胰管内压力。治疗期间需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营养支持。
2、液体复苏
早期快速补液可纠正低血容量休克,改善胰腺微循环。通常采用晶体液进行容量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液体复苏需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避免肺水肿等并发症。
3、镇痛治疗
剧烈腹痛可选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阿片类药物镇痛,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疼痛控制有助于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可配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平滑肌痉挛。
4、抑制胰酶分泌
注射用生长抑素可显著抑制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奥曲肽注射液能降低胰酶活性,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可减少胃酸对胰腺的刺激。
5、抗感染治疗
重症胰腺炎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合并胰腺坏死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强效抗菌药物,必要时行经皮穿刺引流。
胰腺炎恢复期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可逐步过渡至半流质饮食,选择清蒸鱼、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日常需控制血脂血糖,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重症胰腺炎可能需多次住院治疗。
妇科检查HPV阳性通常提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能与宫颈病变风险相关。HPV感染主要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类,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能增加宫颈癌概率,低危型多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多数感染者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仅少数持续感染者需医疗干预。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常见亚型包括HPV16、18等。这类病毒可整合入宿主细胞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低危型HPV如HPV6、11等主要引起外阴、阴道或肛周疣状增生,病变多呈菜花状突起。HPV检测阳性需结合TCT检查结果判断临床意义,若发现异常细胞需进一步阴道镜评估。病毒清除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6-24个月可自行转阴,期间应避免吸烟、规律作息以提高免疫力。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超过2年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概率显著增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HIV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更易出现持续感染。妊娠期HPV感染可能引起胎儿喉乳头状瘤,但垂直传播概率较低。对于30岁以上女性,建议HPV与TCT联合筛查,若两项结果异常需行阴道镜活检明确诊断。已接种HPV疫苗者仍可能感染非疫苗覆盖亚型,故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保持单一性伴侣可降低HPV感染风险,同房使用避孕套有一定防护作用。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公共浴池等可能接触病毒的场所。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发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及时就诊。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发生,最佳接种年龄为9-45岁。饮食中适量补充硒元素、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宫颈局部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