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及饮食调整治疗,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食物污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病毒或细菌感染是急性肠炎最常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口服补液盐可纠正电解质紊乱,常用药物包括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等。
食物污染导致的肠炎常伴随腹痛腹泻,蒙脱石散能吸附病原体并保护肠黏膜,常用剂型有散剂、混悬液等,需配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
药物刺激或免疫异常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表现为腹胀腹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微生态。
发病期应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至低脂少纤维饮食。避免乳制品、高糖及刺激性食物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治疗期间须密切监测脱水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