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异常可能由低血压和高血压两类疾病引起,防治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低血压常见于脱水、贫血,高血压多与高盐饮食、遗传因素相关。
低血压可能与血容量不足、贫血等因素有关。血容量不足常见于脱水或失血,表现为头晕、乏力;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建议增加水分摄入,贫血患者可遵医嘱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血压通常由高盐饮食、精神紧张等因素引发。钠摄入过多导致水钠潴留,长期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耳鸣等症状。需限制每日盐分摄入,医生可能开具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药物。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血压,建议每日睡眠7-8小时。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定期测量血压能早期发现异常,家庭自测建议早晚各一次。记录血压数值变化,就诊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监测频率。
血压异常者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芹菜、香蕉等含钾食物,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出现持续头晕或胸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