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麦粒肿)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膏、切开引流、口服消炎药等方式治疗。针眼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堵塞、用眼不卫生、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早期针眼可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眼,每次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
细菌感染引起的针眼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通常伴随眼睑红肿疼痛症状。
形成脓包的顽固性针眼需由眼科医生行小切口排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局部硬结和黄色脓点。
严重感染扩散时可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罗红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多伴有同侧面部肿胀或发热症状。
治疗期间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和化妆,饮食宜清淡少油,若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视力模糊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