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结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依次表现为便后滴血、排便疼痛、黏液血便、体重下降等。
痔疮是直肠静脉曲张所致,排便时粪便摩擦导致出血,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温水坐浴缓解,药物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化痔栓、普济痔疮栓。
肛裂由硬便撕裂肛管皮肤引起,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血,建议增加水分摄入软化粪便,药物可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复方角菜酸酯栓。
结肠息肉出血多与息肉表面糜烂有关,常见暗红色血便混杂于粪便中,需肠镜下切除治疗,伴随腹胀症状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莫沙必利片。
结直肠癌出血因肿瘤侵蚀血管导致,多为持续暗红色血便伴排便习惯改变,需手术联合放化疗,伴随贫血症状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片。
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出现持续出血或伴随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