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早搏可能与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早搏发作频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情绪紧张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改善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早搏。日常监测心率变化,记录发作情况便于就医时参考。
盐酸美西律片适用于频发室性早搏,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减少异常电活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房性早搏伴随的心悸症状。普罗帕酮片对房性和室性早搏均有抑制作用,但需警惕其致心律失常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所有药物均须在心脏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经导管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频发早搏,通过电生理标测定位异常起搏点后消融。该微创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恢复快,多数患者1-3天可出院。术前需完善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评估适应证。术后需抗凝治疗1-2个月,定期复查确认消融效果。
对于早搏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该装置能实时监测心律,自动识别并终止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植入手术需在导管室完成,术后需定期程控检查设备工作状态。患者需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
极少数结构性心脏病合并难治性早搏需行外科治疗。瓣膜修复术可纠正二尖瓣脱垂导致的室性早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电活动异常。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获益,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测心律变化。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早搏患者应建立健康饮食模式,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定期随访心脏专科,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