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中毒、自身免疫异常、遗传代谢缺陷等原因引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毒素排泄。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针对病毒感染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保肝治疗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对于胆汁淤积明显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茵陈蒿汤加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中成药如茵栀黄颗粒、肝复乐胶囊等也可选用。针灸取穴以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为主。推拿按摩肝经穴位有助于改善症状。中药外敷可用大黄、栀子等研末调敷肝区。
对于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这种治疗能暂时替代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治疗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每次持续4-6小时。可能需要重复进行2-3次,直至肝功能恢复。
当出现肝衰竭且其他治疗无效时,需考虑肝移植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全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移植后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药浓度等指标。需终身随访,预防排斥反应和感染。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康复期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戒烟限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乏力加重、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