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撕裂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保守治疗。半月板撕裂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变、外力撞击、关节不稳、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辅助减轻膝关节压力。卧床时保持患肢抬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休息时间根据损伤程度持续2-4周,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形成。若伴随关节肿胀,可采用冰敷缓解症状。
超短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超声波能缓解局部粘连,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消炎镇痛。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每周3-5次,连续2-3周。对于陈旧性损伤,可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刺激半月板边缘血供,但需避开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
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软骨修复,七叶皂苷钠片减轻关节积液。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增加肾损伤风险。
选用膝关节铰链支具限制关节旋转,保持0-30度活动范围,防止继发损伤。支具需全天佩戴4-6周,睡眠时可不拆除。对于桶柄样撕裂患者,需配合长腿石膏固定3周。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松紧度,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肿胀消退后开始直腿抬高训练,逐步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4周后加入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6周后开展平衡垫训练。康复过程需遵循无痛原则,每周递增10%训练强度。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适合体重超标患者。
保守治疗期间应避免深蹲、爬楼梯等动作,控制体重以减轻膝关节负担。建议每日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适量食用西蓝花、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促进结缔组织修复。若出现关节交锁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评估治疗效果。